如何正确认识无糖饮料?

 最新资讯    |      2021-10-22


减肥瘦身是很多人的追求,而“甜”又是人们戒不掉的味觉享受,于是乎许多无糖,低糖的酸奶、奶茶、可乐等饮料便应运而生。但这些食品真的健康吗,真相是怎样的呢?

无糖饮料是什么?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明确规定:“无糖”是指每100g固体或100ml液体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g。无糖饮料一般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饮料,包括无糖茶饮料、无糖苏打水、零卡路里汽水等。




为什么无糖饮料无糖却很甜?

无糖饮料不是真的无“糖”,而是加入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低能量的甜味剂来替代糖。我国的营养标签标准中,当食品中的能量低于17千焦/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时,就可以声称“零能量”,而甜味剂热量(单位为卡路里)非常低,这便是市面上许多“零卡”饮料的由来。

甜味剂的可以完全取代糖吗?

甜味剂具有糖的甜味但能量很低,而糖是既有能量又有甜味。对于进食糖有禁忌的糖尿病病人,甜味剂可以有甜味的享受又不至于血糖升高。《自然》最新研究表明:甜味剂可以骗过舌头,却无法满足大脑,因为有一条通过大脑的神经回路只有真的糖分子才能开启。同时,长期摄入甜味剂会导致那些需要通过葡萄糖来维持生长的正常菌落逐渐被可适应无糖或低糖环境的杂菌所取代,所以甜味剂并不可以完全真正取代糖[1]。但是此结论只是实验条件下,现实在人体中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如何正确认识无糖饮料?

首先要明确的是,合法生产销售的无糖饮料是安全的。甜味剂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是无害的。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无糖饮料的健康与否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我们的进食量。


有了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再来看看甜味剂对人体的影响。




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食用甜味剂与较高的体重相关。换言之,吃较多甜味剂的人比不吃的人更胖[2]。就拿常见的阿斯巴甜为例,摄入含阿斯巴甜的饮料会“欺骗”大脑,让身体误以为将开始处理糖分,开始分泌胰岛素,开启脂肪储备模式,产生短暂的成瘾反应,刺激大脑消耗能量储备。而大脑因神经元过度兴奋而感到疲惫,反而会觉得又饿又渴[3]。所以对于某些体质的人来说,想要靠喝无糖饮料来控制体重,结果可能只会适得其反。


同时由于阿斯巴甜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故不能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但因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对血糖值没有影响,也不会造成龋齿,应用十分广泛。


其他一些甜味剂如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摄入人体后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可供肥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也不会引起龋齿[4]。但需要注意无糖饮料中的酸会破坏牙齿表层的牙釉质,进而侵蚀牙齿,所以对牙齿而言它还是有危害的。更何况一些无糖饮料中还会有咖啡因这种成瘾物质,让你越喝越想喝,越喝越多喝,与减肥瘦身的目标背道而驰。




要注意的是,人们担心某些甜味剂在进入人体后会产生有害物质。事实上,有害物质产生量极小,基本对人体无影响。如阿斯巴甜在人体水解,能产生甲醇,但事实上,由于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的单位甜度非常高,添加量和人体摄入量也就非常少,饮用后代谢产生的甲醇含量也极少,甚至比天然果汁中的甲醇还少,对于一个成年男子来说,需要每天喝十几瓶无糖可乐且保持一段时间才能中毒[5]。


想要瘦身减肥,可不仅仅是靠“管住嘴”就能解决的,虽然当今现代工业的甜味剂能用很低的热量来满足你的味觉需求,欺骗你的大脑,却不能真正满足你的需求,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是要“迈开腿”,正如达芬奇所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